为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由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主办,河北省急救医学会、河北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协办,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的“冀科汇·‘ 救’在身边——科技工作者急救技能提升行动”(廊坊站第一期)于10月20日在霸州市小仙炖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开展。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“扬急救之帆,为生命护航”急救科普小分队为该公司中层领导及部分员工奉献了一场全方位、立体化的“自救互救急救系统”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科普盛宴。 本次培训采用“理论授课+讲解示范+实操培训”三位一体模式,确保学员“听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上”。廊坊市急诊质控中心办公室主任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刘中怀医生以案例结合PPT的形式开启理论教学,用通俗语言拆解心肺复苏(CPR)与AED使用的核心知识:从心跳呼吸骤停的精准判断、120急救电话的规范拨打,到胸外按压的姿势、频率与深度,再到AED操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,多维度讲解让学员系统掌握急救理论。细致入微的讲解使学员们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全方位对急救知识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。实践操作环节护士刘婷和徐宁宁利用模拟人和AED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示,她们动作规范、步骤清晰,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展示得淋漓尽致。 演示结束后,学员们迫不及待地分组进行实践练习。医护人员手把手地指导,实时纠正学员们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,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。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,纷纷用手机记录重点,主动提问、积极实操,学习氛围浓厚。随着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,科技工作者长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与复杂的工作环境,突发疾病、意外伤害等健康风险不容忽视。掌握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,不仅是自我保护的需要, 更是保障工作持续推进的重要支撑。而急救科普培训是社会群体参与社会“大急救”的具象化表现,学习掌握急救技能是公民善于学习、乐于帮扶、施救于人,技于专业的生动实践。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始终致力于急救知识的科普工作,以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的形式在基层医疗机构、学校、部队、消防、机关企事业单位、社区、养老托幼机构等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,结合受众群体,制定专题突出、针对性强、实用性高的授课内容。目的是培养更多社会层面的“第一目击者”,开展急救医学常识和技能的科普培训工作,在廊坊市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,急诊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也得到不断精进。多年来秉承“厚德 精医 创新 图强”的四院急诊人结合专业优势,创建“扬急救之帆,为生命护航——急诊急救科普”品牌特色,依托“河北省红十字会及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心肺复苏及AED宣传普及”活动、国际国内急救主题“宣传日”等平台,开展品牌特色、主题突出、实用性强、贴近民生的科普宣传活动。 未来医院将以“合作、共赢、互补、创新”为宗旨,联合各方优势力量普及应急救援和急救知识,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,推动“人人学急救、会急救、敢急救”,提升“大急救 大健康”社会参与度,筑牢区域生命安全防线。
|